地名,是一座城市的記憶密碼,承載著歷史與文化,訴說著歲月的變遷與人文的積淀。青島,這座山海相擁的城市,以其獨特的地名風貌,勾勒出百年風云與時代風華。從老城區的街巷到海濱的漁村,每一個地名都是一段故事,每一處命名都蘊含著深厚的文化底蘊。
為守護這份珍貴的文化遺產,青島市民政局發布了第二批青島市地名保護名錄。此次名錄收錄了43處具有歷史價值、文化特色和地理標志的地名,旨在傳承城市文脈,延續歷史記憶。讓我們共同關注、珍惜這些地名,讓它們在現代城市發展中煥發新的生機,成為青島永恒的符號與驕傲。
渭田阻擊戰舊址
渭田,位于萊西市夏格莊鎮渭田村。原名“圍田”,其名稱源于清順治年間的一段傳說。當時的萊陽名宦張夢鯉的玄孫張學敷在此打獵時,目睹金光神獸與奇鳥嬉戲,認定此地為風水寶地,遂建村取名“圍田”。后因村周多水,村民將其改為“渭田”,既符合自然環境,也契合現代生態發展理念。
渭田村已有三百多年歷史,歷經多次建制變革,從區公所到鄉農學校,從日偽區到萊西縣,直至1990年萊西設市,渭田村歸屬夏格莊鎮。2013年,渭田社區服務中心成立,標志著村莊邁入現代化治理新階段。1938年的渭田阻擊戰,打響了青島地區抗戰第一槍,成為膠東抗戰史上的重要篇章。村民用土槍、土炮等簡陋武器,英勇抗擊日軍,展現了不屈的民族精神。
渭田村建有渭田阻擊戰紀念館和村史博物館,記錄了村民在抗戰中的英勇事跡,成為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基地。陳克杰、張耀東、姜樂山等抗日英雄的事跡,至今激勵著后人。渭田村的鄉賢文化同樣深厚,從清代的張學敷到現代的趙克志書記,歷代鄉賢為村莊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。他們的精神與紅色文化交織,構成了渭田村獨特的人文底蘊。
渭田村的文化信息豐富多樣,既有傳統的歷史記憶,也有現代的發展規劃。渭田村大事記記錄了從建村到抗戰的點點滴滴,展現了村民的熱血與正義感。改革開放后,渭田村緊跟時代步伐,修路建橋、發展經濟,群眾生活水平顯著提高,展現了建設“紅色渭田、美好家園”的宏偉藍圖。
(來源:青島民政)